报告研学丨把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
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2023-01-09
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

 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、行业性、阶段性特点,抓住普遍发生、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,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作风建设入手,着力纠治“四风”,解决党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弊端,党风政风焕然一新,社风民风持续向好。但也应当看到,“四风”顽疾仍存抬头隐患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,且花样不断翻新。

  梳理近年来查处的案例发现,作风问题在不同地区、不同行业、不同阶段既有共性特征,也有不同的突出表现。“从行业上看,在乡村振兴、疫情防控、抢险救灾等基层一线,少数党员干部的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;在教育医疗、养老社保、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民生行业,虚报冒领、吃拿卡要、优亲厚友、贪污挪用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较为突出。”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秦溪表示。

  除了行业性特点,在持续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,作风建设也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点。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范丽卿将其概括为“四个期”——减存量遏增量的深入推进期、“四风”问题的深度隐形变异期、亲清政商关系的塑造提升期、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变革深化期。“杭州市场主体多元,竞争日趋激烈,一些经营者通过非正常手段腐蚀、拉拢党员干部,且伴随新技术、新业态,不断衍生出新手段、新模式,日趋隐形变异。因此需要我们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同时,在督促塑造新型政商关系上下更大功夫。”

  当前,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,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根除腐败和不正之风任重道远。在作风建设方面,哪些是普遍发生、反复出现的问题?

  “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、反复性、隐蔽性和变异性,稍有时机就会变换‘马甲’反弹回潮,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。”江苏省苏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虎表示,经过多年持续发力,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从抓点到带面,给思想观念、工作作风、党群干群关系等多方面带来可喜变化。但在工作中发现,一些民生保障、帮扶救助、公共安全等领域依然存在党员干部不担当、不作为和慢作为、乱作为问题。

  以上问题普遍发生、反复出现,背后有多层原因。秦溪分析,部分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有差距,有的嘴上喊重视、行动轻飘飘,有的只抓本级、忽视下级,不会管、不想管、不敢管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。此外,日常监督方式较为单一,探索运用大数据等手段进行监督的经验比较欠缺,对党员干部“八小时”外朋友圈、生活圈、社交圈的监督不够,精准发现和纠治“四风”问题能力有待提高。

  新征程上加强作风建设,必须督促各方面坚决扛起抓作风的政治责任,不停步、不松劲、再出发,把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。

  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“牛鼻子”,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有效经验。王虎表示,应发挥党委(党组)全面监督,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作用,压实各级党组织抓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,推动“一把手”和领导班子成员牢牢扛起责任,严于律己、严负其责、严管所辖,形成“关键少数示范引领、普遍多数紧紧跟上”的生动局面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节前教育提醒、通报曝光,节中监督检查、明察暗访,节后严查快处、督促整改,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。

  针对传统监督方式难以及时、全面、深入查处“四风”问题的情况,苏州市纪委监委利用大数据筛查比对覆盖面广、精准度高的优势,运用税务发票、财政支付等数据,开发违规公款吃喝、违规公款旅游、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“四风”顽疾以及私车公养、跨区域接待等“四风”隐形变异问题监督模型,强化线上预警与线下核查,实现从“个案监督”到“批量筛查”的转变。杭州市纪委监委打造大数据监督平台,建立涉企奖补、国企房产、医疗医保等10个重点领域24个应用场景,大数据碰撞预警查实率达81%,并通过数据关联比对和智能研判,推进作风建设在基层可抓、成效可感。